最近大家都非常关心黑鸢5号飞到哪里了?
继上次我们监测到黑鸢5号好像在乌苏里江附近小小地开了个“小差”之后,4月4号,黑鸢5号继续向北迁徙。
黑鸢5号2025北上迁徙路线
今天,黑鸢5号已经到达了它往年迁徙的最终地。根据往年的观察,黑鸢5号将会在这里度夏。
黑鸢5号作为我们每年只停留在我们身边半年的“老朋友”,它的故事总是牵动人心。而生活在我们身边“老朋友”1234号,甚至从我们头顶路过的没有号的“朋友们”,它们也同样有自己的生活,它们对我们也同样非常重要。
长江上飞行的黑鸢
它们一年四季都生活在这里,与我们,与我们的城市都息息相关。
以老山为界的“两个黑鸢种群”
常驻南京的黑鸢在白天大多都是大范围的游荡,看起来它们各自都有各自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倾向,但它们也有一部分重叠的区域,就是它们的夜栖地。
数数图中有多少只黑鸢?
南京的黑鸢夜栖地基本都是以老山为主。经过观察,我们发现黑鸢会在傍晚时分从不同方向飞往老山,大部分为长江边飞回。它们盘旋起落约半个小时后,会停歇在靠近山顶位置,既有几只共同停歇在同一棵树上的情况,也有单独降落停息的情况。
这些黑鸢一同在老山过夜休息,一觉醒来,它们又会飞往不同的方向。一部分黑鸢会飞往老山西侧,一部分飞向老山的东侧,也就是南京市区。
文献表明,黑鸢面临的生存威胁有以下几个:毒物威胁、栖息地的变化,包含繁殖区和夜栖地的丧失以及农地和鱼塘变化、人为捕猎、卫生条件变化等等。
两个黑鸢种群生活的环境不同,它们各自面临的问题也不同。
长江上捕鱼的黑鸢
基于这些观察,我们觉得黑鸢的保护工作可以从它们的夜栖地角度和分别生活在老山的两侧的两个黑鸢种群角度去做更多的观察、记录以及数据积累。
那我们具体要怎样做?
只有在看着黑鸢时,才能看到更多~
“小书包”为我们了解黑鸢提供了一些方向和数据。但只有“小书包”却是远远不够的。
当我们真正想了解这些个体的时候,我们需要开展更加细致、灵活且针对性强的实地调查。在“小书包”为我们提供了初步的点位信息与方向指引之后,我们还需要有更多实地的调查走访。
基于这些实地的观察和了解,我们总是能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引发一些新的思考。
比如,黑鸢跟我们有很密切的联系。
黑鸢爪子里抓着类似纸巾或塑料袋
在去年的数黑鸢活动中,我们看见了黑鸢的爪子或是嘴里抓着类似湿纸巾或是纸巾之类的垃圾。我们推测它们可能是拿回去做巢材的。
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用品被黑鸢捡回去,这可以说明我们跟黑鸢之间的紧密的关联。我们的生活其实是在影响着它们的生活。我们跟它们享用着同样的自然资源,比如天空,比如水体,都是我们和黑鸢共同拥有的。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我们和黑鸢不仅是邻居,更是共同面对环境变迁的伙伴。
只有这样的实地观察,我们才能深入观察和了解到更多关于黑鸢的细节和它们生存的环境,而每一次的观察和记录都可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发现那些隐藏的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逐渐接近我们想要的“保护”了,因为保护重点在于行动,那发现问题就是行动的第一步。
于是,我们有了这个关于黑鸢的调查。
黑鸢调查活动招募啦!
通过黑鸢夜栖地调查了解南京黑鸢种群的大致情况及其夜栖地分布情况,以此推进对南京地区黑鸢种群的宣传和保护。
守护黑鸢——黑鸢夜栖地种群观测调查
01 活动内容
此次黑鸢调查点位均设置在浦口区:大椅子山观景塔、椅山俯江台、蜂巢酒店、琥珀泉,共4个监测点。每个小组设置一位小组长,负责小组监测情况的汇总及分工培训。
具体集合地点,待报名成功后建群通知。
02 报名要求
有一定的观鸟经验,自带望远镜。想加入我们的小伙伴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进行参与。活动参与者可获得守护者纪念证书及小礼品。
报名时间截止至4月10日下午15:00,每个小组招募8人,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最终报名成功与否以官方短信通知为准。
03 监测时间
2025年4月12日16:00——18:00
每一次实地考察都是一个窗口。
从这些观察过程中,我们有机会发现更多它们的现状,它们面临着什么样的生存威胁。
发现和记录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有了更多这种实地观察之后,更重要的还有持续的数据积累和数据比对。只有当这种数据有更多的积累之后,我们才能对于黑鸢了解得更多,比如它们的迁徙和繁殖。
2024年金鹰集团和GALA乐队支持了红山动物园的“黑鸢保护项目”,保护野生鸟类,向公众传播关爱、保护自然的理念。自然、生命与动物的保护与公众密不可分,保护行动也更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
只有了解,我们才能学会如何跟这样的邻居共处,如何分享生存资源。不仅仅是需要我们学会,还需要更多人学会,期待你们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