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磁共振(MRI)
作者:夏梦蝶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城院区(肥东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审核:王敏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城院区 放射医学副主任医师
什么是MRI检查?MRI就是传说中的核磁共振。一听说带核,大家谈核色变,就像看到了日本福岛的核废水一般:有辐射!其实,它与核是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关系。作为史上最冤的它,既没有辐射,也不利用核能。那它是怎么“工作”的呢?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MRI它利用的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氢质子也就是水来进行成像。MRI的成像原理就像我们把一瓶矿泉水用力摇晃,之后观察水旋转,水共振的情况,利用特殊的设备采集信号,再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图像信息。
它的优势很多,颅脑、脊髓、骨与关节软骨、滑膜、韧带等部位的病变首选MRI检查。
神经系统病变、心血管系统及胸部病变、腹部器官、盆腔脏器,直肠、前列腺和膀胱的肿物等、全身软组织病变,无论来源于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结缔组织的肿瘤、感染、变性病变等,MRI检查皆可做出较为准确的定位、定性的诊断。
人体内组织含水量达百分之七十,故而,它对人体的软组织显示效果较CT更清楚。除了肺部扫描(这是CT的王牌),其它只要你能想到的部位,基本上都是可以做的。但是,MRI就可以因此百无禁忌吗?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哪些人群不适合做MRI检查?
在遇到下列这些情况时,比如装有心脏起搏器(MRI不兼容)、除颤器、胰岛素泵、人工耳蜗、动脉瘤夹、神经刺激器、眼球内有金属异物、妊娠三个月内的孕妇,这类患者是核磁检查的绝对禁忌症,是一定不可以做的;
还有一些,体内植入钢板、钢钉、心脏支架、人工瓣膜的,高热达38.5℃及以上的患者,这些需要经过专科医生的谨慎评估后才可以选择检查的。严重外伤、幽闭恐惧症、需要抢救及不能配合检查的患者应慎重扫描。
MRI检查前的护理:
1.患者需认真核对有无MRI检查禁忌症逐项填写MRI检查前确认表,以排除绝对禁忌症和便于医护人员快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安全的完成MRI检查。
2.轮椅推床严禁进入机房,不能行走或卧床的患者需提前更换专用无磁床转运患者至机房。
3、患者进入机房前需听从医护人员指导,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如:去除所有金属物品、首饰、磁卡、电子产品、助听器、假牙等,穿棉质宽松衣服,避免因化纤、含磁、塑料装饰的衣服影像图像质量。
4、胸、腹部、肾脏、肾上腺等检查需进行呼吸训练。
5、特殊部位,如:腹部检查需禁食6小时以上;有节育环的女性做盆腔检查时,需要确认节育环的材质,金属含量少的节育环对图像质量影响很小,可以不取环,盆腔、泌尿系检查需留少量小便,便于图像的显影。
6、新生儿、不能配合的婴幼儿需在儿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镇静剂,待熟睡后才可做MRI检查。MRI没有辐射危害,刚出生的小宝宝可以安心地做MRI检查。
7、护士向患者讲解MRI检查知识,减轻患者恐惧心理,让其放松心情接受检查。对小孩、高龄老人、焦虑、有轻度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可以让家属陪同进入机房检查,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检查时护士通过喊话系统鼓励患者,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使检查能顺利完成。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MRI检查后的护理:
防跌倒、防家属擅自进入机房,因MRI的强磁场环境始终存在,即使是在MRI检查结束后强磁场任然存在,故禁止一切金属物品、电子产品等入内。患者下床时应听从医务人员安排,禁止擅自上下检查床,年老体弱患者医护人员和家属搀扶其上下床,轮椅推床严禁进入机房,不能行走的患者需更换专用无磁床转运患者至机房外的病床上。
防渗血:MRI增强的患者,检查结束至观察区观察30分钟,没有心慌、胸闷、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可拔除留置针,持续有效按压穿刺点10分钟以上。
3、防不良反应:检查后24小时内多饮水,每小时不少于100ml,可有效减少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4、防丢失:检查后请带好随身物品,慎防丢失。
希望大家对核磁共振检查能有基本认识,下次再做核磁共振检查就可以从容应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