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看远古丧葬:几千年前塔克拉玛干沙漠圆沙古城发掘记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考察远古的丧葬,千年一瞥

—— Ancient Burial in the Heart of the Taklamakan Desert by MaMing

今年,清明时节没有雨,有的是一段对远古的遐想。

作为亲历者,参与圆沙遗址考察,深入大沙漠腹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圆沙故城,名不见经传,少有人知。

迄今,圆沙依旧蒙盖着神秘的面纱,说不清道不白。

还是发一些考察照片,有图有真相。请提出你的观点。

圆沙遗址,发掘纪实(马鸣 摄),就像三星堆,历史上没有文献简牍的记载。圆沙不像周边的那些古代遗存,如 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楼兰遗迹、小河墓地、龟兹、米兰、瓦石峡、安迪尔、尼雅、达玛沟、约特干、丹丹乌里克、喀拉墩、、、、、、所以,圆沙很神秘,说不清道不白。

这次挖掘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月,我的工作重点还是野生动物(包括古代牲畜种类调查)。发现古城墙形式特殊,不是方方正正的。重要的发现,主要在墓地里,还有牲畜的遗骸,粪便堆积几尺厚,说明几千年前,这里的牧业非常发达。对出土的木乃伊,经 DNA 检测,应该不是本地人(马鸣 摄)

中法联合考察队,一开始乘坐大型沙漠越野车,之后在大河沿换乘了驼队(马鸣 摄)

塔克拉玛干沙漠圆沙古城考察队成员(合影):5位法国人和5位中国专家,还有几位向导和驼工(马鸣 摄)

初步确定,圆沙故城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遗址,是新疆最古老的城堡。因为我们没有发现丝绸、钱币、文字等的遗存,年代还不能够准确判定。

似曾相识,左上角为铜制半球形动物图案装饰品,尽管它们的功能尚不明确,可能是装饰品。这些通常装饰有动物图案的空心半球形物品,是典型的中亚文物,从乌兹别克斯坦和图瓦的青铜制品,到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金银镶嵌制品,都可以找到这一类样式。

讨论:年代一直是核心问题,左上角的铜器,分析表明,它竟然是纯铜的,而不是通常的“青铜器”。就是说在“青铜时代”或“青铜文明”前后,所谓三器时代“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与铁器时代”中间,会不会还有一个“纯铜器”时代?

===========================
致谢(Acknowledgements)
特别感谢新疆考古所给我了这次沙漠考察机会,还有克里雅河下游与圆沙古城探险队与法国科学研究中心中亚考古所( 5人)和新疆考古所(5人)在野外合作。一次不平凡的经历,刻骨铭心的记忆。感谢和田当地陪同人员、驼工、向导等,还有 Corinne Debaine-Francfort 寇瑞娜、S. Lepetz、伊弟利斯所长、刘国瑞先生等。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Gao S, Cui Y, Yang Y, Duan R, Abuduresule I, Mair VH, Zhu H, Zhou H.2008. Mitochondrial DNA analysis of human remains from the Yuansha site in Xinjiang, China. Sci China C, Life Sci, 51(3): 205-213.
Ma Ming et.al. 1992. The survey of vertebrates in Taklimakan Desert centre. Chinese J. Zool. 27(5):41.
Ma Ming et.al. 1997. The biology report of Sino-Nipponian Scientific Exploration of foot in Taklimakan Desert, 1997. Arid Zone Research, 14(3): 55-58.
Ma Ming, S. Lepetz, Abuduresule Idriss and Liu Guorui. 2005. Records on the Vertebrates in the Desert at the Lower Reaches of Keriya River and at the Ruins of Yuansha City. Arid Land Geography, 28(5): 638-641.
Ma Ming. 2001. The distribution and ecological habits and characteristic of Xinjiang Ground Jays in Taklamakan Desert. Arid Zone Research, 18(3): 29-35.
郭艳荣. 2023. 再现圆沙古城. 大众考古(6).(西域研究)
马鸣 等.1992.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动物调查. 动物学杂志,27(5):41-41.
马鸣、欧泳、段刚. 1997.? `97中日塔克拉玛干沙漠徒步科学探险报告(生物部分). 干旱区研究,14(3):55-58.
马鸣. 1997. 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大自然(4):18-19.
马鸣,Geoff Carey, Richard Lewthwaite, 林超英, 等. 2000. 鸟类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新证据(The new evidence on the birds across the hinterland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中国鸟类学研究(昆明: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322-326.
马鸣. 2001.塔克拉玛干沙漠白尾地鸦(Podoces biddulphi)的分布与生态习性.干旱区研究,18(3):29-35.
马鸣. 2004. 克里雅河下游的圆沙谜团. 大自然,(2):9-11.
马鸣,S. Lepetz, 伊弟利斯,刘国瑞. 2005. 克里雅河下游及圆沙古城脊椎动物考察记录. 干旱区地理,28(5):638-641.
马鸣. 2021. 库姆塔格沙漠调查记. 中国科学报,2021-10-28(第8版).
南香红. 2011. 圆沙故城无名之谜. 新疆都市报,C04.
王瑟. 2007. 揭开圆沙古城的神秘面纱. 光明日报,2007-03-29.
无名氏. 大漠的心脏——圆沙古城之谜.万方数据.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