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我不行了,笑得合不拢嘴了!” 生活中,我们常常因遇到特别有趣的事情而开怀大笑到失控。但你先别只顾着乐,“笑得合不拢嘴” 有时可不只是夸张说法,弄不好,下巴真可能 “掉”(图1)!别不信,且听我慢慢道来。
图1 “笑得合不拢嘴”——下巴真的“掉”了!
一、真有人笑掉下巴了!
之前,一位明星王*鑫在综艺节目玩游戏时,笑得忘乎所以,结果下巴突然脱臼,只能紧急送医(图2)。
图2 演员的综艺“喜剧”效果——“笑得合不拢嘴”
这事儿当时还上了热搜,大家都惊掉了下巴(嘿,这词儿还真应景)。其实,生活中像这样 “笑掉下巴”、“惊掉下巴” 的情况,虽说不常见,但也并非个例。
有一回,小李和朋友聚会,听朋友讲了个超级搞笑的段子,他笑得前仰后合,突然感觉下巴那儿 “咯噔” 一下,紧接着下巴就不听使唤了,嘴张得老大,怎么也合不上(图3 ),说话也含糊不清,可把大伙吓坏了。
图3 笑掉“大牙”
这 “掉下巴”,医学上叫颞下颌关节脱位,它还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里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从生物力学角度看,过度大笑时,下颌骨在颞下颌关节处的运动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围,打破了关节原本稳定的力学平衡,就容易引发脱位。
二、啥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今天的主角:颞下颌关节(TMJ)。这个关节位于你的耳朵前方,是连接下颌骨和颅骨的关键部位(图4)。
图4颞下颌关节
别看它个头不大,但它的作用和工作量可不小!它就像一个“万能铰链”,负责你张嘴、闭嘴、咀嚼、说话甚至打哈欠的所有动作(图5)。
图5颞下颌关节像一个“万能铰链”
TMJ的结构很精巧:
下颌骨髁突:下颌骨的一个小突起,像一个小球。
颞骨关节窝:颅骨上的一个凹槽,用来容纳髁突。
关节盘:一块纤维软骨,像一个小垫子,缓冲髁突和关节窝之间的摩擦。
肌肉和韧带:负责控制关节的运动和稳定性。
如果你用得太过分,它可是会“罢工”的!要是这个关节出了问题,也就是患上TMD,那可就麻烦了。
TMD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朋友可能会感觉关节疼,尤其是在张嘴、闭嘴或者咀嚼时,疼得更明显,就好像有个小针在扎似的;还有人张嘴时,能听到关节处传来 “咔咔” 的弹响声,如同老木门开关时发出的声音;更严重的,会出现张口受限,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嘴巴能张大到塞进三根手指,可得了这病,可能两根手指都费劲;还有些人张嘴闭嘴时,口腔合不上,脸或者下巴看起来是歪的,严重影响美观(图6)。除此之外,有的患者还会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简直是 “祸不单行”。
图6 “万能铰链”响起了“咔咔”声
TMD 特别青睐年轻人,尤其是20到45岁这个年龄段的,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中招,男女患病比例大概是3:7。这背后的生物力学原理是,年轻人日常活动频繁,颞下颌关节使用较为频繁,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大。而女性的颞下颌关节结构可能相对更为纤细,在面对相同的外部压力时,更易出现力学失衡。
三、为什么会“笑得合不拢嘴”?——生物力学大揭秘
先说说关节盘移位。核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有TMD的人,关节盘移位的概率能到 30% – 50% 呢。大笑的时候,嘴张得老大,这关节盘就像个调皮的小垫子,它可能就往前跑或者脱位了,结果髁突找不到自己的“小窝”了,嘴可不就合不上了嘛。这就好比门锁坏了,你回不了家,只能在门外干着急。
再讲讲肌肉痉挛。肌电图研究显示,有TMD的人咀嚼肌活动不正常,容易痉挛。大笑时,肌肉这群 “家伙” 兴奋过头,拼命干活,结果累得罢工了,嘴就僵住了,就像你跑完马拉松,腿都不听使唤,僵硬得动弹不得。
还有关节腔内压力变化。关节腔像个气球,大笑张嘴太猛,里面压力改变,关节盘可能被 “吸” 住,嘴就合不上了。就跟吹气球似的,吹太狠,气球口被气压顶着贴一起分不开。
最后是疼痛与神经反射。有TMD的人,关节囊和韧带因为炎症或者损伤疼得厉害,大脑感受到疼痛,马上发出 “别动”的指令,嘴就僵在那了,就像手被火烧了,本能地立马缩回来。
大笑的时候,TMJ可经历着“生物力学风暴”呢,张嘴过大、肌肉疯狂工作、关节压力飙升。要是TMJ健康,这风暴就是小意思,可要是有TMD,那麻烦就来了,关节盘卡住、肌肉痉挛、关节腔内负压,这些都可能让嘴合不上。所以,有时候笑得合不拢嘴,可不是因为太开心,而是身体在闹“小脾气”啦。
延伸阅读,请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医用生物力学”的文章:红管管,白签签,张大嘴,测核酸。
四、TMD:为啥得?怎么治?怎么防?
1. 为啥会得TMD?
TMD的病因就像一团乱麻,但从生物力学角度看,很多因素都和关节承受的力有关。
精神压力大: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焦虑、紧张会让咀嚼肌紧绷,打破关节的力学平衡。比如,职场新人小张天天加班,压力山大,结果下巴疼、关节响,一查就是TMD。
免疫系统捣乱:免疫系统如果“认错人”,攻击自己的颞下颌关节,就会引发炎症,改变关节周围的力学性能。
关节负荷过重:爱吃硬东西(如坚果、甘蔗)或老嚼口香糖的人,关节长期高强度工作,容易磨损。偏侧咀嚼更糟,就像一直用一只手拎重物,关节受力不均,迟早累坏。
天生关节不好:有些人关节天生发育不良,比如关节窝过浅或髁突形态异常,关节运动时容易“跑偏”,增加紊乱风险。
2. 得了TMD怎么治?
治疗TMD的方法多种多样,目标是恢复关节的正常力学状态。
改掉坏习惯:别偏侧咀嚼、别老嚼口香糖,打哈欠时用舌头抵住上颚,防止嘴张太大。睡觉别趴着,也别用手托下巴。
放松心情:压力大的时候,试试冥想、放松训练,让紧张的咀嚼肌放松,恢复关节的力学平衡。
药物帮忙:如果疼得厉害,医生可能会开消炎止痛药或肌肉松弛剂,减轻炎症和肌肉紧张。
物理治疗:热敷、按摩、理疗都能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按摩放松肌肉,理疗调节关节周围的生物电活动。
功能训练:通过张嘴、闭嘴、左右移动下颌等动作,增强咀嚼肌力量,改善关节运动功能。
中医调理:针灸、推拿、中药外敷也能缓解症状,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关节力学状态。
咬合板或调牙合治疗:咬合板可以调整牙齿咬合关系,减轻关节压力。调牙合治疗则是通过调整牙齿形态和位置,让咬合更合理。
手术(最后的选择):如果其他方法无效,可能需要进行关节腔注射、关节镜手术甚至开放手术,直接修复关节结构。
3. 怎么预防TMD?
预防TMD,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维持关节的正常力学状态。
正确咀嚼:吃东西时两边牙齿都要用,别偏侧咀嚼。少吃硬东西,口香糖别嚼太久。
保持好姿势:坐姿站姿要端正,别老低头看手机。休息时别用手托下巴,也别趴着睡。
关节保暖:冬天出门戴围巾,避免关节受寒。寒冷会让肌肉收缩,影响关节功能。
保持好心情:压力大时,听听音乐、跑跑步,放松心情。精神压力会导致咀嚼肌紧张,破坏关节平衡。用“好心情”的意念把“坏毛病”压下去!
五、总结
TMD, “笑得合不拢嘴”,这是真的。其病因复杂,涉及精神压力、免疫问题、关节负荷过重和先天结构异常等因素。以后再碰上特别好笑的事儿,您可得悠着点笑,别光顾着乐,把下巴给“笑掉”了。要是真感觉颞下颌关节不太对劲,也别拖着,赶紧去医院看看,早诊断、早治疗,才能让咱们的关节一直 “健健康康、灵活自如”,继续享受美食,畅所欲言,尽情欢笑!TMD虽然让人“笑到合不拢嘴”,但通过改掉坏习惯、放松心情、合理治疗和预防,完全可以避免或缓解症状。
记住,笑对生活的同时,也要笑对颞下颌关节,免得得上T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