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自主创新,可以孕育出怎样的花朵?
从音视频压缩板卡起步,到成为智能物联龙头企业,对于海康集团旗下海康威视20余年来的持续成长,作为海康集团董事长的陈宗年或许深有体会。
11月22日,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部署会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中电海康集团核心团队——陈宗年智能物联创新团队获得浙江科技大奖。
奖励大会举行前,记者专访到陈宗年。他讲话逻辑清晰,语气不疾不徐,从起步、发展,再到未来,口中谈得最多的就是科技与创新。
海康威视办公室大楼 图片来自:海康威视
掌握核心技术是企业“生命所在”
翻看履历,陈宗年的名字与海康威视密不可分。大学毕业后,他从一位技术员起步,后一步一步成长。掌握核心技术被陈宗年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所在”。
“一开始,我们以视音频压缩板卡为研制目标,引入H.264算法,后面又推出了新的摄像设备,让摄像机不仅看得见、而且看得清。” 陈宗年说,从生产板卡到摄像头,这个过程海康威视花了5年时间。
21世纪初,H.264算法尚属前沿技术,可以对高质量视频进行压缩处理,让视频更容易传输与储存,但此前从来没有人将其应用在安防领域。凭借于此,海康威视推出的产品深受市场欢迎,直到2011年,跃居全球视频监控市占率第一位。
“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竞争力。”陈宗年把海康威视的创新发展过程称为“前进式创新”——即先掌握了核心技术,再以此为起点,沉下心不断完成技术积累,长期深耕下去。
就像大树的根一样,核心“根技术”一旦成长起来,便可以枝繁叶茂、结出硕果,迸发出茂盛的生命力。
新一轮科技浪潮下,陈宗年带领的海康集团创新团队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出智能物联技术集、自旋电子技术、类脑计算技术等方面战略科技队伍。团队也持续创新,发展起多项创新业务,致力于实现“智能物联”。
目前,海康威视目前积累的硬件产品型号已经超过3万种,软件产品200多款。2023年其营收超893亿元,净利润超136亿元。
海康威视助力鸟类监测,守护湿地生态。图片来自:海康威视官网
“少说多做”背后的低调与务实
采访陈宗年,并不容易,他的个人经历细节与故事很少被详细报道,可参考的资料不多。外界评价,他是低调的专家型企业家。
“低调”是因为技术员出身的他,向来奉行“少说多做”的原则。陈宗年说:“企业发展的成败与否,不是靠空洞的口号,而是靠实打实的行动。一个企业家做事,如果只停留在嘴巴上,不深入到田间地头,不静下心来倾听市场的声音,很难取得进步与发展。”
“低调”的另一面,叫“务实”。海康集团拥有智能物联行业中最大的研发队伍之一,其奉行的是“工程师文化”,大家的目标一致,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为千行百业提供解决方案:
在浙江诸暨的果园中,农户可以通过手机上的智能化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实时了解感知设备传来的光照度、土壤温湿度等数据;
在江西宜春,智能化防溺水监管平台借助视频感知、自动预警等功能,可以劝离水域周边人员;
在广西南宁,服务于视障人士的“智慧斑马线”,当路侧设备感知到盲人手环信号时,就可以联动路侧大屏提示司机减速礼让……这些服务于公共空间的智能化产品背后,提供技术支持的都是海康威视工程师们孜孜不倦的努力。
在陈宗年看来,工程师群体最大的特质是务实,靠实干解决难题。早些年,海康威视的工程师推出了一项超低照度的技术,让监控视频即使在夜间,画面也能清晰如白昼。研发时,为了实现视频调试最佳效果,算法历经了几代更新,他们还深入到各种“伸手不见五指”的实际场景中去不断测试和验证。
“我们强调技术走向实际应用,就是把科技转化为可用的东西,这个过程中,工程师的低调与务实必不可少。”陈宗年说。
海康威视发布的多光谱植被监测仪,可以全生命周期连续监测植被长势。图片来自:海康威视官网
“创新浙江”提供了深厚的发展土壤
海康威视的发展,离不开浙江的温润土壤。在这片土壤,有两个陈宗年最为看中的要素,一个叫市场,一个叫创新。
在陈宗年眼中,“市场经济是浙江的突出优势。在浙江扎根,海康威视走了一条拥抱市场的道路,才实现了迅速发展。”
而创新,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浙江的创新之力蓬勃发展,他也深有感触。
今年11月上旬,浙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当时,陈宗年正坐在从拉萨回杭州的飞机上,通过报纸看到了新闻。对会上加快建设“创新浙江”的内容,他感到“心潮澎湃”。
海康威视有着深厚的创新能力,但陈宗年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滋养,企业的创新也不能只靠单打独斗。
当前,浙江正在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陈宗年说,当前浙江已布局10家省实验室,还有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这里可以诞生大量科研成果,“要把实验室里的原创成果引到浙江,转化为实用技术,让基础研究成果惠及百姓,高科技企业的参与责无旁贷。”
陈宗年认为,高科技领军企业应该与广泛与高端科研机构建立联系与合作,能够让成果扎根于市场,成为真正的新质生产力。
当前,虽然陈宗年虽已从海康威视董事会卸任,但依然担任控股股东海康集团的董事长。“无论是海康威视,还是海康集团,我们都要在‘创新浙江’的建设过程当中,要带好创新的头。”陈宗年说。
除了海康威视,陈宗年正带领海康集团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早在2020年左右,海康集团就与清华大学高端科研团队合作,推出类脑芯片,引领技术发展演进。
创新的步伐不会停止。2023年海康集团研发投入超123亿元,占营收比例超13%。陈宗年表示,“我们要做的便是练好‘内功’,不断迎接新的发展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