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低空经济发展正在迈出坚实的一步,无人机的通信也将从点对点向网联转化。SIM卡作为移动通信中必不可少的部件,被赋予了新的任务。国家政策明确规定网联无人机需要使用专用SIM卡,各方也开始积极研究SIM卡在网联无人机上的应用。SIM卡传统的安全锚点地位使其天然具有在无人机安全和监管方面承担相应任务的能力,而随着SIM卡技术近年的不断增强,其在无人机的各项业务方面也可以做出贡献。
1、背景
随着作为新质生产力增长引擎之一的低空经济被确立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中央军委、工信部、科技部、交通部等主管部门不断推进低空经济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密集出台了各项相关政策,在明确了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的同时,也对其网联后的相关问题做出了说明。在工信部印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无线电管理暂行办法》中,特别指出无人机需要使用专用SIM卡。
SIM卡是传统通信系统中鉴权用户身份的安全设备,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SIM卡也融合了更多特性和功能,业已成为承载各类应用的高安全性优质容器。结合网联无人机的特点和需求,SIM卡在无人机安全监管方面和业务应用方面具有发挥诸多作用的潜在能力。
2、SIM卡在无人机安全和监管方面的潜在应用
发展低空经济,安全是首要条件。因应对无人机安全和监管方面的要求,SIM卡除了发挥传统的通信鉴权功能之外,还可以在以下五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码号控制。对无人机使用专用号段,可以便捷有效的识别终端为无人机产品,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监管和处置。
二是可信启动。利用SIM卡的数据存储和逻辑功能,将无人机相关数据与预置数据比对,做出是否授权飞行的决定,可以使无授权无人机无法起飞,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是身份识别。将无人机唯一识别码、IMSI、IMEI等网联无人机各组件相关信息进行绑定,由SIM卡实时收集并加密送至监管平台校验核实,授权继续飞行或者强制降落/返航等,可及时处置风险。
四是空域监管。利用SIM相关能力获取无人机所处经纬度位置、使用基站等相关数据,通过BIP协议报送至平台,可对无人机进行实时监管。
五是稽核。利用SIM卡获取无人机的飞行数据,对无人机厂商等第三方报送的数据进行核验,建立独立权威的核查路径,可有效避免无人机使用者对飞行数据进行篡改逃避监管的行为。
3、SIM卡在无人机业务方面的潜在应用
在低空经济里,网联无人机涉及的业务场景多种多样,SIM卡的很多技术和功能有转化为业务或者为业务助力的潜力。
一是空测预警。利用SIM卡实时获取无人机网络信号质量、所处小区、经纬度位置等信息,可以不附加其他设备完成对航路的信号质量进行关键参数测量,为航路无线信号优化和排障提供依据。
二是图传加密。SIM卡当前支持多种国际密码和国家密码算法,对于敏感的业务数据(如军事设施等涉密区域的图像)可以通过SIM卡加密后传输,保障数据安全。
三是应急返航。利用SIM卡存储备降点的位置数据,并以SIM定期获取无人机所处小区数据,当无人机脱网时,可以引导无人机在距离最近的备降点降落,最大限度减少盲飞时间和距离,从而减少空中碰撞等风险的发生。
4、结语
伴随着网联无人机需要使用专用SIM卡这一政策要求,各方都在思考如何利用SIM卡已有的功能和挖掘SIM卡的技术潜力,为低空经济助力。SIM卡自身虽然已有长足的发展,但很多功能还需要不断开发和验证,这就需要产业链各方,包括卡商、安全芯片商、基带芯片商、模组厂商、检测机构等通力合作,在政策指导的框架下,积极探索无人机专用SIM卡的分阶段落地方案。中国移动业已联合各方成立了相关的工作组开展研究,相信基于无人机专用SIM卡的各种安全和应用解决方案将会逐步落地并商业化,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孙宇平
单位:中国移动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