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獠牙的野猪,丰腴白皙的女子,两者会产生什么交集?这是一幅现代版“美女与野兽”素描,也是一个女猪倌和她打造的“野猪林”。多年经商后,黄陂女子涂娅莉回到老家当猪倌,办起了养殖场,专门养殖野猪,用“另类”方法养殖,让野猪喝山泉水,吃林中草,住生态房,探索出一条致富路。
全职太太返乡创业
1984年,初中毕业的涂娅莉离开黄陂老家,来到武汉打工。5年后,她和一位做建筑生意的同乡结婚。全职太太一当就是20年,除了相夫教子,她时常和三五好友逛街、美容、去各地旅行。
“返乡创业一直是我的梦想。”2008年,涂雅莉重返“职场”,复出创业的第一个项目是藏獒、牧羊犬等犬类养殖,因缺乏养殖技术,不到一年就失败了。
黄陂野猪成群,时常骚扰庄稼地。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朋友将捕来的两头野猪放到涂娅莉的犬类基地放养,长势很好。涂娅莉开始琢磨了,如果将野猪散养并喂天然食材,肯定有市场。
说干就干,涂雅莉到畜牧、林业等相关部门办理好各种证件,她要当“野猪王”。
赶着野猪“打群架”练体力
拜访华农专家、去农校听课……涂娅莉最终选择将黄陂纯种野猪与本地土黑猪进行杂交。这样的后代,性情比纯种野猪温驯,合群性强,又可长期做种繁殖而基因不变,适合商品化生产。
野猪喜欢拱,涂雅莉专门搬来一些鹅卵石、沙料铺成一条石子路,让它们尽情耍嘴功。
“既然是野猪,当然要野性十足,肉质才会和家猪不一样。”为了保持野猪们的“野性”,涂娅莉想了不少点子。野猪昼伏夜出,每天只睡3小时。为了让野猪尽可能多运动,饲养员经常把自然形成两派的野猪,赶到一个运动场里,让它们打一架。
注册商标期待走进超市
饲养逐步走入正轨后,涂娅莉开始操心市场。一次,她发现武汉农业信息网商务版供求信息栏目上,有许多宾馆、大酒店对野猪肉的需求信息。她很快和这些商家取得联系,一头野猪150斤到200斤不等,一斤猪肉要价40元,很快刚出栏的百十头野猪销售一空。今年,她按生态套养模式,新建了绿色茶园和桃园套土鸡、套羊养殖的板块基地。
按涂娅莉的设想,申请的商标注册很快将批下来,到时候她想把黄陂的野猪肉送到各大连锁超市,让更多人尝到正宗的野猪肉。
作者 李雪婷